薄板所王洪泽博士上榜“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

发表时间:2023-03-31    阅读次数:1222    

近日,2022年TR35(全称“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入选名单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上正式揭晓。35位中国青年才俊横跨计算机、生物和生命科学、化学、物理、材料、半导体、量子计算等各大领域,他们用自己的才智和热情,引领着新兴科技创新的未来。

      上海交通大学薄板所2016届博士王洪泽(导师为来新民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授勋为“发明家”

王洪泽.png

image.png

激光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船舶、核电等行业领域的高品质构件制造中拥有广泛的应用需求。但激光与金属材料交互作用下的能量吸收和熔池演化机制等共性基础问题对激光制造品质的提升具有制约作用。

      王洪泽面向工业界对于高品质激光制造的迫切需求,采用原位实验、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

      首先,提出了考虑微细分形结构中光线多次反射的吸收预测模型,揭示了激光制造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机制和短波长吸收增强效应,搭建了半导体蓝激光器原型系统,证明了450nm短波长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对铜、铝等金属的加工优势。

      其次,他搭建了利用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开展激光制造原位观测的实验系统,建立了激光制造过程热-力-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揭示了激光制造过程中的熔池演化机制及高功率穿透倍增效应,指导开发了面向超厚结构的100kW超高功率激光焊接原型系统。

      此外,他还开发了系列高性能增材制造金属粉末,提出了工艺智能调控方法,实现了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大飞机舱门铰链臂等典型航空航天零件的高品质增材制造,部分构件已进入装机测试阶段。

      未来,其计划继续致力于降低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成本,提升大型整体结构(>1米)的增材制造质量。

图片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1999年起每年都会从世界范围内的新兴科技和创新应用中对35岁以下、且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进行遴选,最终形成一份全球创新青年英雄榜——“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简称TR35),涵盖但不限于生物技术、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随着中国影响力与日俱增,加之入选名单里中国人的身影不断增加,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评选首次落地中国,专注于挖掘新兴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国青年力量。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机械大楼A楼

邮箱:bmtc@sjtu.edu.cn

版权所有 © 2021 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
沪交ICP备05053